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新闻 标准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
首页>节事活动>  栽秧鼓歌

栽秧鼓歌

日期:2018.10.14 点击数:117

    福宝流传着栽秧鼓歌是传统习俗。这种习俗就是新的一年“开秧门”时,请一班民间艺人,举行祭祀仪式,祈祷天地神灵保佑稻谷丰收。栽秧前,在田埂喝“栽秧酒”,抵御春寒,振奋精神。栽秧时,由鼓歌队在田边敲锣打鼓,助兴鼓劲,喊秧歌,田间越热闹,就预示着是丰收的好兆头。工间休息称“幺摊”,吃主人家送到地头的粑食茶水,消解劳累,补充体力。“幺摊”以后继续栽秧,直至晌午。农民为了期盼丰收,栽秧时整酒席。

    栽秧鼓的表演者主要是歌手和鼓手,歌手要有一副好嗓子,唱几天几夜不哑。曲调主要是秧歌调,歌词灵活多变,鼓手技艺要求很高,能双手耍三根木棒,边耍边击鼓敲锣,有的还可以喊秧歌。其表演形式多样,有一个领众人合,有二人对唱,有的还围着田埂边走边唱。由于栽秧鼓的表演,栽秧的人们随着锣鼓点子一边栽,一边听秧歌,有时还跟着合唱,使本来很累的农活变得轻松多了, 栽秧鼓歌是合江旧时传统农耕风俗文化之一,清同治《合江县志》风俗志记载:邑人“四月栽早秧,阡陌之间各列咂酒数坛,鼓歌聚饮,名曰栽秧酒。”栽秧鼓歌是一幅极富特色的农耕风情画,如今,能重见这幅老祖宗留下的风情画卷,实乃幸事!

    福宝栽秧鼓歌起源于古代端公(神汉)的跳神。福宝地处山区,草木丰茂,气候阴湿,容易生长蝗虫,稻谷常受蝗灾。人们为了消除蝗灾之患,每在开始栽秧之日(俗称开秧门),便请端公地头作法,踏歌踊舞,祈求神灵保佑禾苗顺利生长,不遭蝗害,稻谷取得好收成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烟不断增多,端公应付不完栽秧攘蝗之事,乡里能歌善鼓之人便应运而出,兴起了“闹秧”表演。“闹秧”人在端公的“神歌铁磬”之外,唱俚歌,打土鼓,既攘蝗,又娱人,乡人喜闻乐见。元代戏曲流行,端公的跳神逐步发展为傩戏,“闹秧”演唱也逐步有了戏曲的内容,逐渐发展为栽秧鼓歌。    

福宝栽秧鼓歌产生、传播于福宝镇,是一种生产劳动与歌唱艺术相结合的田间唱曲,它融山歌、小调、地方戏曲(福宝灯戏)和打击乐为一体,称“田坎上的百曲汇”。福宝栽秧鼓歌有着祈神攘灾、鼓舞劳动、调节情绪、消遣疲累等功能。在一天的演唱中,有相对固定的结构程式,表现为“敲秧门”、“闹田坎”、“放幺摊”、“震杀尾”四个部分。

   “敲秧门”俗称“打闹台”或“请神”、“安师”,营造栽秧开工气氛。一般先打《山乡》、《杨湾》等表现地理环境的锣鼓,然后打《乾二锤》,唱《刘猛将》(民间传说中的驱蝗神),唱毕,表示“求神”已成,秧师已安,栽秧师夫便冒冷下田,扯秧栽秧,尽显身手。

    “闹田坎”是“栽秧鼓歌”的主体部分,唱歌人在栽秧人栽秧的田坎上击鼓唱曲,给栽秧人助兴鼓劲。栽秧人栽到哪一块田,唱戏人就唱到那一根田坎,表示全面驱除蝗害,不留死角。

    “放幺摊”是在栽秧人工间休息(幺摊)时,唱歌人在地头演唱,让栽秧人一边吃主人送来的粑粑麻糖,一边观看节目表演,以消解疲劳,积蓄精力,以利再战。

    “震杀尾”是收工阶段的歌唱。 “震”表现强大的气势,“杀尾”是结束(收工)的意思。临近收工,唱歌人引吭高唱,紧锣密鼓,栽秧人咬紧牙关,一鼓作气,冲刺劳动进度。由此形成劳歌合一的最后高潮。

     乐器配置,通常为脚盆鼓、平锣、钹、马锣,称“四大件”。此外,还可增加堂鼓、梆、铰子等打击乐器。

    栽秧是各种农事中最苦最累的劳动。扯秧、栽秧都是蜷腰拱背的劳作,且在泥泞中进行,又值春寒料峭时节,风雨侵衣,冷水刺骨,农人十分苦累。正因栽秧劳苦,才产生了栽秧“幺摊”传统习俗。即栽秧人在半天的劳动中,中间要在地头休息一段时间(半小时左右),称“幺摊儿”,为栽秧鼓歌基本内容之一。主人将备办好的猪儿粑、麻糖等送到地头,让栽秧师夫“幺摊”时食用。福宝这个民俗一直流传至今。唱戏人在栽秧人栽秧的田坎上击鼓唱曲,给栽秧人助兴鼓劲。栽秧人栽到哪一块田,唱戏人就唱到那一根田坎,表示全面驱除蝗害,不留死角。热闹的鼓声歌声不仅是对丰收的祈愿,更是栽秧人在苦累、漫长的工作中的精神寄托。三、观赏价值: 唱栽秧鼓歌时唱戏人既唱曲,又打乐器,并且走在狭窄的田坎上,故演唱没有夸张的动作,肢体随所唱内容和节奏自然摆动。乐曲颇为特别,有地方山歌调、小唱调、灯戏调,最常用的是《灯戏调》、《莲枪调》和《锣鼓叮当调》。在唱传统曲目之外,歌师还根据栽秧人的劳动状态和环境条件、气象状况等情景,即兴编创唱词,调侃、打趣、逗乐,不时引发栽秧人的议论和笑声。引得不少路人也驻足围观,颇具特色。

 

   


   



3 0
相关文章
Rss订阅